vincecharus 發表於 2015-2-24 18:29:37

數碼中幅分享

本帖最後由 vincecharus 於 2015-2-24 23:16 編輯

請問有多少師兄正在使用數碼中幅?

能分享一下您們的使用心得和作品嗎?

:loveliness:

Jason 發表於 2015-2-24 19:35:51

舉下手先 :lol

wesley 發表於 2015-2-24 19:39:20

不是“正在"... 曾經

都叫熱血過,如果受埋我, 可以吹下水

Jason 發表於 2015-2-24 20:46:58

wesley 發表於 2015-2-24 19:39
不是“正在"... 曾經

都叫熱血過,如果受埋我, 可以吹下水

點解唔再玩呀?

photo-er 發表於 2015-2-24 20:58:00

Using Hy6mod2 & Leaf 10R .

因太detail, 拍攝要求高了很多 . 因我的較舊款, 不能長曝, 高ISO 也不好, 只能用50, 100 .

但我很enjoy, 因以前拍film, 己很有改善.

現在有CMOS 背, 又有新款 CCD背 , 有長曝,liveview. 好左好多.

kgv 發表於 2015-2-24 20:59:27

Dry box 入面 有存放 算唔算 ;P

太難搞喇 :Q ... 除咗 Leica S ;P

Jason 發表於 2015-2-24 21:05:57

如果玩數碼中幅,我諗先要了解自己喜歡影邊類型相片。

我認為:

如果影風景,PhaseOne + technical camera
如果影人像,Hasselblad H
如果影 snap / 街拍,Pentax 645
如果要直出,Leica S
如果要 purist approach,Hasselblad CFV

dalelee 發表於 2015-2-24 21:41:20

I am Also using digital 645
I love it so much because let me take photo very slowly

rayyen 發表於 2015-2-24 22:19:12

I use MFDB (medium format digital back) purely for landscape.
Welcome to take a look at my photos at:
www.raymondchak.com

For casual and portrait, My heart still with Leica

vincecharus 發表於 2015-2-24 22:34:54

本帖最後由 vincecharus 於 2015-2-25 00:04 編輯

小弟剛入荷了萊卡S2-P,我理解S機的影像質素比M機要高得多,但如果沒有其他的技術和配件配合,卻很難發揮S應有的質素。

小弟入荷S機的主要原因,是因為今年夏天小弟會到南半球渡過一個半月。(屆時南半球將會是冬天。)南半球風光明媚,我準備拍攝大量風景照片,我想如果使用中幅,拍攝出來的效果,應該比全幅要好,因此提早購買,希望在香港使用純熟之後,再到南半球拍照。

我選擇S2-P的主要原因,是S系列似乎是現有的數碼中幅相機當中,機動性最高的機種,在機身大小和重量方面,S系列與日系DSLR沒有分別,我估計新手會比較容易適應。

鏡頭方面,跟機的70/2.5套鏡,非常輕巧,MTF質素奇高,中幅由邊到邊的質素嫓美全幅由邊到邊的50AA。另外我購入了45/2.8,該鏡有標準鏡的拍攝比例,但用在中幅上卻有類似全幅35mm的闊度,我希望能使用它拍攝合乎視覺比例的風景全景照(panorama),因為我見過很多用廣角鏡拍攝的風景全景照,都是不合乎視覺比例的。

另外,我準備購買30/2.8和120/2.5,但在未消化已經購買的器材之前,我不想胡亂購買太多。

S2-P拿到手上,感覺跟M機實在太不相同了!S機的影像質素比M機高出很多,拍攝時照片中的瑕疵會更明顯地暴露出來,因此,使用時第一個感覺,就是自己的技術必須要大大提高,才能發揮S機應有的效果。

此外,S機是屬於單鏡反光的設計,快門開啟之前,觀景器的鏡片會先向上摺起,造成較大的震動,震動的效果在中幅的影像上尤其明顯,因此一般情況下,手持使用快門一般不應低於1/250s,到了1/125s或者以下,震動的風險會較高,這跟M機能經常使用1/15s甚至1/8s,有很大的分別。從另一個角度看,使用S機時,在更多的情況下,有必要使用腳架。換言之,中幅數碼的機動性,本身是有頗大的限制的。

由於S機影像質素高和在一般情況下要使用較快的快門速度的特點,引伸到使用人造光源的需要。慣常使用M機的人,大部分都不習慣依賴閃光燈,可是,如果使用S機,若果不使用閃光燈的話,拍攝時就會遇到很大的掣肘。人造光源的邏輯,跟自然光源的邏輯很不一樣:人造光源的邏輯,是基於主體距離、光源強度、和光圈大小之間的關係,快門能起的作用,只限於控制背景光度(ambient light)的強弱,在拍攝人像或近攝主體的時候,這方面的思維,需要練習和重新適應。S系列的CS鏡頭是有中央快門(central shutter)的,最高能在1/1000s與閃光燈同步,在人造光源使用純熟後,使用中央快門,能更有效地控制背景光度,造出單使用人造光或背景光不能造出的特殊效果,這是使用S機最吸引的特點之一,但要造出應有的效果,拍攝者對人造光和自然光的技術必需有純熟的掌握,換言之,要在技術上掌握S機,比掌握M機的要求要高得多,這個層面的技術,未必是一般攝影迷能夠掌握的。

拿住S機的第二個感覺,是攝影在對我說要知難而退,乖乖的做個業餘發燒友嗎?

隨著我在未來的日子裡嘗試駕馭這部神器,我在攝影的路上能走多遠,這會是一個指標。

S機,給我的感覺,是一個很大的挑戰,是很認真的攝影的挑戰,絕對不是輕鬆的攝影。

vincecharus 發表於 2015-2-24 22:54:52

長話短說吧!小弟舞吾掂,向各位求教,希望各位師兄能多多分享,讓小弟和其他入門的師兄們能多多學習!

wesley 發表於 2015-2-24 23:47:57

其實用S應該算機動性不錯,你亦好清楚S機特色。 有邊支用邊支,中幅好難買齊啦,亦可多試crop, 中幅可以crop空間好大。上腳用base ISO 係影風景唯一法門,除左Milky Way 。1/1000s flash sync有,但的確比較商業攝影用途,老友話red bull x-sports 嗰類型就好有需要啦。panorama 要影好亦不是三言兩語,要post process 多試多練習。

冇話咩神器,咪又係機一部

vincecharus 發表於 2015-2-25 00:08:00

本帖最後由 vincecharus 於 2015-2-25 00:09 編輯

wesley 發表於 2015-2-24 23:47
其實用S應該算機動性不錯,你亦好清楚S機特色。 有邊支用邊支,中幅好難買齊啦,亦可多試crop, 中幅可以cro ...
可以出到甘樣的效果,對我來說,已經是神器啦!當然,神器不止這一部,再神的也有...

Jason 發表於 2015-2-25 00:43:11

用 Leica S 的好處是用 lightroom 開,效果已經不錯。無需要用 proprietary softwares。

用 PhaseOne,其實係買 software。但係啲機就要俾 premium。

Hasselblad 嘅 natural color solution 係非常好,但個software 介面就真係唔及 Capture One.

等 Lightroom 6 啦,傳聞話會有新 color profile。

leicatam 發表於 2015-2-25 00:48:15

vincecharus 發表於 2015-2-25 00:08
可以出到甘樣的效果,對我來說,已經是神器啦!當然,神器不止這一部,再神的也有... ...

我的系統有:6008AF+Sina背,後改為Phase One,想過Hy6,Leaf 背,最後沒有。另外,Contax 645 + Phase One。考慮過Leica S,最後放棄。
中幅數碼背需要與相機系統配合,否則,只是一場噩夢。
另外,中幅數碼主要是Studio,Contax 645 和HD系統個人認為最合適。Phase One的Mamiya系統,一直偏見,鏡頭水平沒法達到個人要求。HD系統也有這個問題。用V系統的問題也很多,特別是配對和調教,加上,Metadata欠缺,用來管理相片不方便。
但是,如果你喜歡室內攝影,又愛好Marco,中幅數碼技術就是沒法代替(這也是不考慮Leica S的原因),中幅的bellow,shift lens功能非常寬鬆,可以給你很大空間發揮。另外,就是室外的建築物,大場面的風景(不是樹枝,黃葉),夜景更是沒法形容。但是,需要有堅固的腳架系統,目前這是最頭痛的問題,體力不容易克服的問題。
除了技術和器材層面,你的攝影愛好是否可以維持一段時間,10年、15年還是20年不變?心態是否站在,又要快,又要好,又要堅、又要形的領域。Leica S可能比較適合。
最後,中幅的照片,每次都可以讓我感動,不論菲林或者數碼背。

wesley 發表於 2015-2-25 01:07:57

推相時間

上街snap影一樣開心... cheapy CFV16 with Hasselblad 501CM, vintage C60/4
https://farm7.staticflickr.com/6139/6014911026_b1ba1af055_o.jpgJob_0009 by Wesley Tsang, on Flickr

casual 影人又得, Mamiya DF 80/2.8D, DM22
https://farm8.staticflickr.com/7233/6978212052_107d0a6391_o.jpgM_000036 by Wesley Tsang, on Flickr

vincecharus 發表於 2015-2-25 01:39:47

leicatam 發表於 2015-2-25 00:48
我的系統有:6008AF+Sina背,後改為Phase One,想過Hy6,Leaf 背,最後沒有。另外,Contax 645 + Phase ...

萊卡的牌子,反而是一個負累,影響了主體或週邊的人對攝影者的觀感

Jason 發表於 2015-2-25 21:11:50

one thing to add is: most older generations DB only perform well at base ISO and +1 stop. this can create a lot of inconvenience in real life situations.

rayyen 發表於 2015-2-26 08:15:32

https://fbcdn-sphotos-e-a.akamaihd.net/hphotos-ak-xpa1/t31.0-8/10991574_10152784580322266_7484460917445354420_o.jpg

My lightweight MFDB hiking set up:
Alpa 12 STC
Rodenstock HR-W 32mm
Phase One IQ260
Acra Swiss D4 + Gitzo Series 2
+behind the scene's Sony A7r+WATE

rayyen 發表於 2015-2-26 08:16:19

and the photo I have taken:

https://fbcdn-sphotos-g-a.akamaihd.net/hphotos-ak-xfp1/t31.0-8/10519197_10152784580007266_1490677822260981633_o.jpg
Sunrise at Lantau Peak
頁: [1] 2 3 4
查看完整版本: 數碼中幅分享